博士点学科
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简史
时 间 |
内 容 |
1959年 |
设立矿井建设五年制本科专业。 |
1979年 |
矿山建设工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BEVITOR伟德APP官网最早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之一。 |
1984年 |
矿山建设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的前身)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
1996年 |
岩土工程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
1997年 |
国家专业目录调整,矿山建设工程学科硕士点调整为结构工程学科硕士点。 |
1999年 |
岩土工程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
2000年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
2001年 |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获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
2003年 |
岩土工程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
2006年 |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市政工程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
2011年 |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
2012年 |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后流动站。 |
2014年 |
岩土工程学科获批陕西省“三秦学者”岗位。 |
2017年 |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土木工程学科取得“B-”等级。 |
2019年 |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点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点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 教育部批准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点转为土木水利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点。 |
岩土工程学科
岩土工程学科199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200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以矿山建设及地下工程为特色,在岩石损伤特性CT分析技术、岩石力学数值方法及其应用、矿山岩体破坏机理分析与支护技术、寒区岩土力学理论与灾害治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特别是近年来,针对我国西部深厚冲积层和富水基岩立井冻结法施工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基本解决了深厚富水基岩施工过程中冻结管偏斜、井筒渗漏水、冻结壁设计过大、施工效率低等关键技术难题,逐步形成了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①岩土力学与计算机方法;
②岩土爆破理论与技术;
③岩土加固理论与技术;
④岩土工程灾害防治与预测。
结构工程学科
1997年专业目录修订后,矿山建设工程学科硕士点调整为结构工程学科硕士点,2011年获批博士点。本学科在混凝土结构抗震与防灾、高层混合结构设计与计算、基础隔震高层结构的地震反应规律、工程结构地震损伤性能分析、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及其抗震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钢桁架+伞撑空冷支架结构体系抗震性能试验、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开洞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高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地震灾变响应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逐步形成了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①结构抗震及灾害研究;
②高层及混合结构设计与计算;
③新型建筑材料;
④工程经济与工程项目管理。
市政工程学科
市政工程学科2006年获批硕士点,2011年获批博士点。本学科依托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地铁工程、地下管廊工程、海绵城市工程开展研究工作,在地铁隧道变形机理与控制、地铁车站围护结构破坏特性与支护、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理论、新型废水生物脱氮理论、海绵城市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逐步形成了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①城市市政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
②城市轻轨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
③城市水资源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运行优化;
④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2000年获批硕士点,2011年获批博士点,本学科依托西部煤矿开发与煤炭开采工程、寒区土木工程、城市地铁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土木工程领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开展研究工作,在煤矿巷道塌方发生机理与治理、煤炭开采诱发的地表沉陷机理与地表生态恢复、寒区岩土工程灾害孕灾规律及其减控技术、湿陷性黄土地区地铁工程施工地表沉降预测预报及治理、复杂条件下隧道灾害发生机理与防治、建筑物病害防治与建筑防火、桥梁工程质量控制与灾害治理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逐步形成了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①土木工程灾害预测预报与治理;
②建筑物病害防治与建筑防火;
③工程结构抗震与抗爆;
④土木工程风险与保险管理。
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
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2006年获批硕士点,2011年获批博士点,本学科依托交通隧道工程、桥梁工程、地铁与轻轨工程开展研究工作,在复杂条件下西部交通工程岩体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与支护、黄土隧道围岩破坏规律与支护、大跨度缆索体系桥梁及复杂桥梁结构分析等方面承担了大量科研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逐步形成了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①桥梁与隧道结构理论与方法;
②隧道安全评价、维护与管理;
③隧道围岩爆破技术;
④桥梁病害诊断、检测技术与评估。